个人资产管理

个人资产管理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财务状况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资产配置。

管理你的资产,而非仅仅投资

资产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通过投资获取收益,而是要构建一个能够抵御风险、获取合理回报并伴随你一生的稳健资产体系。这是一个关于“资产管理”的系统工程。

为了兼顾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我们需要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资产组合。

三层资产结构以流动性为核心,根据流动性划分层次,大体划分三个层次:现金-短期理财-长期投资

资产的组成类似于一个同心圆,需要满足核心圈的资产需要后,才将资金向外圈进行配置,否则可能导致流动性危机,反而损害资产健康。

现金以日常的收入/支出来评估需要预留的现金,保证健康的现金流,通常预留3个月的月均生活支出现金和应对突发状况,如果预期有稳定的收入可以适当减少;如果收入波动较大则可以适当增加。

可以选择购买灵活性和安全性良好的货币基金(如余额宝、零钱同)来替代现金,收益率要高于银行活期。

现金不要保留过多,持有现金是昂贵的,通货膨胀会吞噬掉现金的购买力。

为此需要记录个人的月度支出,保持健康的现金流的至关重要的,在拥有了能够应付日常支出的储蓄后再考虑理财产品。

信用卡或花呗是很好的现金流管理工具,可以帮你整合支出,在免息期内让你的资金在货币基金里多停留一段时间。但是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消费,信用卡的额度不是储蓄,分期需要支付额外的利息,会损害财务健康

短期理财主要用于储备1年内的大额支出。

像房租、计划中的旅行,年底过节要给的红包,计划买车等等预期支出。

根据不同自己的使用使用,配置到对应期限、高安全性的理财产品,核心是安全第一,收益是其次。

可以选择银行的大额存单、短期国企、或者风险等级为R1/R2的短期理财产品。

长期投资当你的内两圈资产配置充足后,就可以将剩余的资金用于长期投资,追求更长期更高的收益,但是也会面对更大的风险。

在追求更高的收益之前,需要检查是否有未来确定支出(如孩子上学,计划买房,买车)的大额支出,如果有,需要为这部分支出购买安全性高的金融工具(如大额存单,长期国债)。

追求收益不意味着舍弃安全性,收益越高,风险越高,需要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之内配置剩余的可投资资产

不要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配置不同类型的资产来分散风险。

主要的投资类别

债券:国债,公司债,或者可以选择债券型基金。股票:直接购买股票,或者购买股票型基金,更推荐的是购买指数基金,费率比主动管理型基金更低,又能很好的分散个股风险,并且长期来看收益率不低(连巴菲特都推荐指数型基金,有什么理由不关注下呢)黄金:黄金的波动其实挺大的,可以作为避险资产配置一部分,但是不建议配置过多。而且实物黄金的交易成本也比较大,可以选择纸黄金或者黄金ETF房地产:好位置的房子总是稀缺的且具有投资价值的,但是以什么价格购买也是很重要的。现在处于房地产下行周期,如非刚需,建议等到价格调整到合理的租售比范围内再进行配置。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专业性强,风险高,不适合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收藏品及其他投资品:同上,不适合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如何配置长期投资池中的资产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同的类型资产的风险和收益都不同,每个类型的资产要如何配置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配置。

核心是要根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通过多样化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保险与节税保险意外和疾病是可能瞬间摧毁财务健康的重大风险。保险的作用不是赚钱,而是在灾难发生时,用一笔小钱(保费)转移掉无法承受的巨大损失(医疗费、收入损失)。配置足额的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寿险(如有家庭责任),是资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可以选择从互联网上直接购买而不是从保险经纪人中购买保险以降低费率;需要仔细比较各种保险

节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规的手段进行税务规划,可以有效增加你的税后收入。

例如,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个人养老金账户等政策。

这是一个专业领域,可以做基本了解,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

总结构建稳健的资产体系是一个动态调整的长期过程,不必追求一步到位,从储蓄开始,让资金从流动性高的地方流向长期投资池中,在长期投资的池中蓄积并实现增值,在需要的时候再从池中提取出来